水产海参养殖技术-水产海参养殖技术视频
海参养殖基本知识?
一、海参池塘环境条件。池塘应选择在避开淡水流入的河口区,无工业污染。池塘大小以10~15亩为宜,其它规格的池塘亦可使用。
二、保护种质资源。随着海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,技术滞后,粗放经营、病害泛滥及种质退化问题日益突出。
三、海参苗种质量要求。参苗好坏直接影响海参生长和成活率。要选择不同海域的亲体培育出来的参苗。
海参养殖的基本知识?
选址建池:可在海边建造水池来进行海参养殖,使用岩礁、石块、混凝土来搭建围城,水池的深度为1.5米左右较好。放人工海参礁:在水池内放入人工海参礁石,并繁殖大量水草和海藻,壁板选择接近原始状态的。海参苗:每10-30平方米的水池可投放300-500头海参苗,注意水温和水质。养殖管理:每天早晚投喂饲料。
一、选择养殖方式
根据养殖地点的不同,海参的人工养殖方式,主要可分为两种,第1种是采用陆地建造水池进行养殖,第2种是以海洋为基础进行养殖,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养殖,其养殖的步骤都是相同的。
二、建造水池
一般采用陆地建造水池进行养殖,适宜选择在海边进行建造,这样有利于借助地理优势,可以使用岩礁、石块、混凝土来搭建围城,并借助海水的涨落,来保证水池每天都有新的水进行更换,一般水的更换量要保证在30%左右,水池的深度适宜在1.5米左右。
三、放人工海参礁
向水池内放人工海参礁石,可以为海参提供一个很好的栖息场所,可以在人工海参礁里面,繁殖大量的水草、海藻等,其中材料的主要来源,可以使用砖头、瓦片、扇贝笼等,而且壁板越接近原始的状态会越好,这样有利于保证海参的野生繁殖。四、海参苗的运输
对于海参苗的运输,主要有两种方法,第1种方法是采用干法运输,干法的运输是将海参苗放入周转箱里面,然后在里面放少量的脱脂棉,而且在海参苗的运输途中,要不停的进行喷水,第2种方法是采用湿法运输,湿法运输是将海参苗放入帆布桶中,然后加入适当分量的水。
五、海参苗的投放
一般投放海参苗,如果是在10-30平方米的水池养殖,可投放300-500头的海参苗,投放后海参苗的成活率大概在35%左右,不过投放海参苗的密度,还有水的温度以及水质调控好,就有利于提高海参苗的存活率。
六、海参的饲养
配合饲料可在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,投放的重量为海参重量的3%-5%左右,一般在投放之前,需要将海参配合饲料,用水浸泡15分钟再进行投喂。
7月份海参养殖基本知识?
水质管理:海参对水质要求较高,养殖池塘应远离污染源,选择潮流畅通、能纳自然潮水、无淡水注入的区域。定期检测水质,保持水质的稳定和适宜,避免水质恶化导致海参生病或死亡1。
病害预防:在投放参苗前,应使用药液进行消毒,减少海参病害的发生。投放用水应经过紫外线消毒处理,确保水中杂物微生物得到有效处理。对已经发病的参池,应积极改善水质,增大换水量,并根据病参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1。
底质管理:海参是底栖水生动物,池底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海参的生长发育。应定期清理底泥,定期对池塘消毒,防止池底杂物腐烂变质,败坏水质,滋生细菌、霉菌等多种病菌1。
投苗与管理:选择健康的海参苗,确保苗种品质经过检疫部门合格。合理控制放养密度,根据养参池的水质等情况调整投放密度。投放时间最好在春秋两季,便于提高存活率。注意避免在雨天或浪大时放养1。
夏季特别注意事项:7月份属于高温季节,应注意增加池塘的通风和换水频率,以降低水温并提高水体的溶氧量。使用增氧剂改善池塘生态环境,防止底层水缺氧。适量换水,选择在晴天的中午或午后进行,每次换水以不超过总水体的10%-15%为宜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