饲料水产养殖技术,饲料水产养殖技术规范

养殖鱼的饲料投喂应注意什么?

  投喂是鱼类养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。往往投喂技术不科学,即便是最好的饲料,也不一定得到应有的效果,鱼类生活在水中,所以投喂的饲料不仅容易散失,同时有的种类鱼摄食状况一般也不容易看见,这就给准确投饲带来一定的困难。同时影响鱼类摄食的因素也较多,如温度、水质、溶氧等都可造成鱼类不上浮摄食,管理人员仍然按时投喂,就会败坏水质,结果造成了大量颗粒饲料浪费,大大提高了饵料系数,影响经济效益。而人们又往往忽视投喂技术的重要性,为了得到好的饲养效果,降低养鱼成本,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投喂。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,谈谈以下几个问题供广大养殖户参考。  一、饲料颗粒的适口性  训练鱼集中抢食,要求投入水中的饲料即被鱼吞食,减少饲料在水中停留的时间,避免水溶性营养物质损失,因此,要求颗粒饲料的粒径要与喂养的规格相适应。颗粒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吞食效果,这样投喂的饲料利用率低,草鱼开口摄食口径大致与鲤鱼相仿,鱼类对摄食饲料颗粒大小和长短也是有偏好的,所以选择适合口径大小的颗粒饲料投喂是十分重要的。在草鲤喂养中,10g以下的鱼苗鱼种,可选择0.2mm~0.5mm大小的颗粒10g~50g的鱼种,可选择2.5mm~3.5mm粒径,长度4mm~5mm的颗粒饲料。成鱼养殖过程中,根据个体大小可选择粒径4mm~6mm,长度为6mm~8mm饲料投喂。  二、水中的溶氧量  水中溶氧量的高低,对鱼的摄食及摄食后消化吸收和鱼类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。水中的溶氧量低,鱼类食欲差,易出现厌食,摄食后饲料消化吸收低,其生长就慢,而饵料系数就高,鱼类的营养物质代谢过程,必须有足够的氧气,才能发挥作用,因此水中溶氧不足时必影响新陈代谢活动的进行,营养物质不能充分被利用,造成对饲料的浪费,养殖水质控制与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利用有着密切关系。因此投喂时应注意水中溶氧量和天气的变化。一般天气正常,太阳出来2小时后,池塘水中的溶氧可达4mL/L以上,此时投喂效果最好。如果持续几天阴天尽量少投喂或不投喂。  三、参考水温变化  鱼类是一种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,水温对鱼的摄食强度有很明显的影响,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时,鱼的摄食温度就有明显增大,水温低时,鱼体代谢水平随之就下降,导致食欲减少,其生长就慢,主要养殖鱼类,生长适温为20℃~30℃,其代谢水平最高,摄食强度最大,鱼生长最快。因此,投喂时除要考虑放养量外,还要参考水温变化。  四、日投喂量要适当  只有采用科学的投喂技术,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。随着渔业科技的进步,养殖效果好坏与投喂量是否适宜有密切关系。不同鱼类,不同饲料不同生长阶段,不同天气、水温,其日投饲量是不同的,在养殖的前、中、后各个时期,养殖过程中每隔一周应根据鱼的增重调整一次投喂量,投喂量以80%的鱼吃饱为宜。放养量、放养的规格是已知的,应做为基础数据,根据饲养池塘水温和鱼的规格可由日投饵率表中查出日投饵率值。日投饵量=池中鱼重量×日投饵率值。当喂养一段时间后,池中鱼总重量的推算为:已投喂饲料总重量/饲料系数+放养量的投饲计算为:日投饲量=已投饲料总量/饲料系数=放养量×日投饵率。  五、投喂要定时定位  池塘精养鱼经投喂训养后,对其投饲技术要求也高。投喂的技术包括投饲量、投饲次数、场所、时间及投饲方法等,要采用投饵机,使饲料撒落均匀,分布面广,避免了因池塘鱼集中抢食,而混养的不同规格鱼,或体质弱的鱼吃不到或吃不饱的现象,在投喂时应坚持“四定”“三看”的原则。即(定质、定量、定时、定位)和(看天气、看水质、看鱼情)。4~5月每天投喂3次,即早8点半、中午11点半、下午4点半。6~8月份每天投喂4次,即早上9点、中午12点、下午3点和6点半每次投喂时为30~40分钟,池塘养殖投喂应掌握“两头少、中间多”原则。  1、根据不同的放养模式适当调整投喂方式。混养时一定要注意尽量让各种鱼吃到、吃好,以免出现养殖规格不均,如草鱼的抢食能力强于鲤、鲫,摄食量大,在摄食方面占优势。因此要做到少量多次,适当延长投喂时间,一次性投喂量不能太少,照顾中下层的鲤、鲫鱼吃到饲料,以免出现草鱼规格大而其它品种规格偏小,影响上市规格。在渔业生产上大力提倡和应用自动投饵机,来改变过去旧的投喂方法。  2、勤检查食场。在平时饲养投喂过程中,做好每15天,用密眼捞海在投喂1小时后在食台前用捞海检查是否在食场周围有散落的饲料,可判断投喂饲料是否适量,可做适当的调整,切记鱼不浮出水面集群摄食时,停止投喂,查明原因,采取相应措施。

饲料狗的养殖方法?

肉狗饲养方式

肉狗的饲养方式有两种,一种是圈养,一种是拴养。

我们一般都采用圈养方式,肉狗圈要建在背风向阳、地势平坦、干燥、空气新鲜的山坡上,用空心砖砌成1.8m高的围墙,院子中间搭敞棚,棚内用竹篙或木板隔成若干小间,使肉狗免于日晒雨淋,在院子四角挖几个池子,池中铺一些杂草,让肉狗集中在池内排屎尿,每天要打扫院子,保持院内清洁。

根据肉狗品种、月龄和生长速度不同,其所需要的食物和数量也不同,肉狗是大型食肉 性群养动物,对于营养的要求也是非常全面,合理科学的饲养才可以保证肉狗苗的快速生长。在本地就地取材有效地利用多种不同的原料,从而更低廉的满足对肉狗苗营养的需要,包括屠宰场下脚料、周边饭店的剩菜汤、杀鸡小商贩的鸡肠子都可以利用和满足。

肉狗苗在两月龄时采食量在100-150g,三月龄时每天每顿的采食量在150-200g,四月龄时采食量剧增,此时 肉狗苗生长快,骨架和肉一块长,每顿采食量在300~500g,五月龄~六月龄出栏肉狗一般体重在35~45kg,每 天每顿采食量进食500~1000g。从小肉狗苗一直到出栏每天平均保证喂养两顿,夏季天长可以少喂采食量,中午 少加采食量的方法,来保证肉狗苗的健康生长。

各阶段饲养

1、仔狗管理

产后3~5天,要让每只仔狗及时吃到充足的母乳。仔狗吃奶要固定乳头。对于产仔过多、母乳不足或母狗因故死亡等情况,要及时进行补乳。补乳以新鲜牛奶或羊奶为好,经煮沸消毒后,晾至温热用奶瓶喂给。

饲料水产养殖技术,饲料水产养殖技术规范

20日龄后,要及时补饲。补饲初期可在牛奶中加入肉汤、熟鸡蛋黄、稀粥等,另加些鱼肝油、多种维生素、骨粉等。注意少喂多次,每日喂5~6次。随日龄的增加,可用肉汤拌料饲喂,增加日粮浓度,日喂量也要逐渐加大,饲喂次数逐渐减少至每日3次。

2、幼狗管理

幼狗指出生后45天到6月龄的狗。此阶段幼狗生长发育较快,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,要保证幼狗吃好吃饱。幼狗应供给营养丰富、新鲜、易消化的饲料。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要达到16%~22%,其中动物性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要占日粮总蛋白质含量的25%以上。另外,还要保证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给。日常管理中,要注意日光浴和适当运动,搞好环境卫生,定期进行驱虫和疫苗接种。

3、育肥期管理

般出栏前30天开始催肥抓瞟。育肥期要加大能量饲料的比例,适当降低蔬菜和糠款类饲料比例。饲养标准是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24%(其中动物性蛋白质占1/3以上),碳水化合物含量65%,脂肪6%,粗纤维5%。同时保持环境安静,让肉狗多休息。管理中要做到控制运动,及时清洗、消毒食具和饮水器具,注意通风换气,定期粪检和驱虫,适时出栏。

催眠育肥

所谓催眠育肥,就是利用药物将肉狗麻醉催眠,使其按照要求,吃了就睡,醒了就吃,让其体能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,从而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。

喂饲料的鱼塘怎么配饵料?

一、鲤鱼饲料配方(%)。麸皮43、鱼粉30、豆饼15、大麦10、添加剂2,饲料系数2。

  二、草鱼饲料配方(%)。(1)米糠40、麸皮38、豆饼10、鱼粉10、酵母粉2,饲料系数1.9,如另加喂青饲料,饲料系数为2.2。(2)稻草粉80、豆饼20,饲料系数4.9,如果将豆饼由20降至10,另加喂青饲料,饲料系数为13。

  三、罗非鱼饲料配方(%)。(1)米糠45、豆饼35、蚕蛹粉10、次粉8、骨粉1.5、食盐0.5,饲料系数2.27。(2)豆饼35、麸皮30、鱼粉15、大麦面8.5、玉米面5、槐树叶粉5、骨粉1、食盐0.5。

  四、青鱼饲料配方(%)。(1)稻草粉40、蚕蛹粉30、菜籽饼粉10、大麦粉20,饲料系数为3。(2)青干草粉40、棉籽饼粉30、豆饼粉10、菜籽饼粉5、蚕蛹粉5、鱼粉5、大麦粉5,饲料系数为8。

家庭鱼饲料养殖方法?

有以下几种:

1. 自制饲料:家庭可以自制饲料,使用天然材料,如小鱼、虾、蚯蚓、蔬菜等,煮熟后剁碎或捣碎,混合成鱼饲料,并提供给鱼类食用。

2. 市售颗粒饲料:市场上有各种适用于不同鱼类的颗粒饲料,可以根据鱼类的品种选择合适的饲料,按照包装上的建议用量进行投喂。

3. 水生植物饲料:在养鱼容器中种植水生植物(如水生苔藓、水葱、浮萍等),鱼类可以以自然的方式获取食物。

4. 混养养殖:在同一养殖池或缸中,将鱼类和其他生物(如小龙虾、螺、虾等)混养,利用它们之间的共生效应,相互提供食物。

5. 饲料补充:适当给鱼类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剂,以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。

无论选择哪种饲料养殖方法,均需注意每天的饲养量和频次,避免过度投喂,造成水质污染和鱼类健康问题。同时,定期清理养殖容器,保持水质清洁,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。

猪的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?

是猪养殖过程中的两个核心环节,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。

一、猪的养殖技术

品种选择:选择优良的杂种猪进行饲养,因为杂种猪具有成长速度快、体质健壮、饲料利用率高且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。在选择种猪和母猪时,需要确保它们适合繁殖,以保证饲养品种的安全和品质。

饲养场所选择:饲养场所应遵循“冬暖夏凉,饲养方便,因地制宜,经济适用”的原则。理想场所应建在地势高、干燥向阳、避风、有一定坡度且交通便利的地方。

分群与调教:分群结束后,应对小猪进行调教,使其形成规律的“吃料、排粪尿、睡觉”习惯,这有助于猪舍卫生的管理。干净的环境对猪的生长发育、抵抗力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。

疾病防治:为了保持猪的健康成长,需要保持环境干净通风,圈舍应保持清洁干燥,并定期消毒。适宜的室内温度(10-21℃)和湿度对猪的健康至关重要。

还应注意饲料和饮水的卫生,以防疾病的发生。

二、猪的饲料配方

猪的饲料种类繁多,主要包括青饲料、多汁饲料、粗饲料和精饲料等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饲料配方:

矿物质饲料:包括贝壳粉、蛋壳粉、碳酸钙、磷酸钙和食盐等,其用量通常为饲料总量的1%-2%,食盐用量不超过0.5%。

粮食类饲料:如玉米、大麦、小麦等,其用量为饲料总量的50%-60%。

糠麸类饲料:如米糠、麦糠等,用量为饲料总量的10%-15%。

糟渣类饲料:如酒糟、糠糟等,用量为饲料总量的5%-10%。但妊娠母猪和育肥后期不宜喂酒糟,且各种糟渣在饲喂前必须煮熟。

饼粕类饲料:如菜籽饼、花生饼等,其用量视种类而定,一般占饲料总量的10%-25%。

还有一些具体的饲料配方,如玉米-豆粕-麦麸型、玉米-稻糠-麦麸型、玉米-豆粕-菜粕型以及玉米-豆粕-棉粕型等。这些配方根据猪的生长阶段、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等因素进行调整,以确保最佳的饲养效果。

在配制饲料时,既要考虑成本,又要考虑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可利用率。避免随意设计饲料配方,并注意饲料原料的适口性。

猪的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因地域、品种、季节等因素而异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和资源,制定适合的养殖计划和饲料配方。

关注猪的健康状况,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,确保养殖效益和动物福利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